城市规划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际刊号:1002-1329
国内刊号:11-2378/TU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0022 人次
 
    本刊论文
反思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国家视角"

  论文导读::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国家视角”和“人民视角”对比,检视当前北京市规划中存在违背居民生活逻辑,忽视局部知识,盲目崇拜技术,交通拥堵,城市设计注重几何美学与视觉秩序,忽略功能秩序,传统文化失落等问题,检视北京规划建设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北京的城市规划“回归人民生活的视角”,尊重生活的逻辑,注重地方性知识,将来自“民间视角”的意愿传递给决策者,从而构建一个有生气和活力的宜居城市。

  论文关键词:城市规划,国家视角,人民视角

  一。引言

  生活在北京的普通市民大都有出行难,交通拥堵,生活不便,以及市民社会萎缩,社会联系疏离的感概。是什么造成了今天的境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北京近年来进入了一种加速的“超城市化”进程,但城市规划多为应变式的物质蓝图规划,难以适应和制约超城市突变中的问题,这些问题背后是城市规划中的“国家视角”和“人民视角”的深刻冲突。

  二、城市规划中的国家视角与人民视角

  城市规划建设的“国家视角”是指在建设社会工程的过程中,国家的采取一种简单化、清晰化和标准化的方式,以便于国家对社会实施管理和控制等的一种宏大的极端现代主义视角。于此相反的是“人民视角”,面向人民日常生活,“以人为本”,强调过程、复杂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基于局部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演化主义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

  表一、城市规划国家视角与人民视角的比较

  国家视角

  人民视角

  对城市秩序的理解

  注重视觉秩序

  更重视功能秩序(经验秩序)

  城市规划的目的

  便于控制、管理,表现国家的权力

  以人为本

  对科技的态度

  崇尚技术

  技术的运用以人为尺度

  城市美学

  简单、功能单一、热爱几何图形

  复杂化、多样化

  街区形成方式

  大规模规划设计和建设

  渐进的零星的生成

  城市与自然地关系

  城市是自然的对立

  城市是自然的一种形式

  城市治理

  单一中心权力管理

  多中心自主治理

  三、北京城市规划中的理性僭越与“国家视角”

  现代北京作为政治家和建筑家理想的载体,他们对科学和技术进步以及自然对掌控有着强烈和固执的自信,他们试图改变居民的生活,从个人习惯和家庭组织,到社会生活、休闲与工作。他们忘记了城市的本质是什么,城市规划的初衷是什么,倾向于以视觉美学的观点来看理性的秩序。在这些主流规划大师的手中,“国家的视角”比比皆是。快速干道抽空了城市的精华,“摊大拼”似的环状道路分解着城市的肌理,奢华住宅区如同标本一样到处复制;商业中心只是标准化郊区连锁店的翻版。自然生长的人性空间变成了千篇一律的花园景观和无数个与市民无缘亲近的异国草坪。一轮又一轮的城市建设竞赛相互攀比着豪华气派。大规模的景观广场和“世纪大道”俯首皆是,泛滥成灾的大绿地蔓延成风,这些现代化规划和建设往往脱离里人民的日常生活,离大众的情感和宜居城市理念越来越远,正如雅各布所说,这不是对城市的改建而是对城市的洗劫[1]。

  (一)权力和利益:极端现代主义的试验田

  极端现代主义是一种信仰,关注“利益”与“权力”,其合法性借助于科学和技术的合法性。在他们看来,一个有效率、被理性地组织起来的城市是一个在几何学上显示出标准化和有秩序的城市。[2]他们忽略了真实的生活,和那些被当地居民所掌握的地方性知识,难以理解实用功能是一种秩序而非紊乱,试图用一种简单清晰地方式表达城市的结构。

  1.清晰化和简单化的视角。设计者对人的需求无法加以科学的保障。正如雅各布所洞察的那样,几何学的整齐外表与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有效系统之间不一定存在对应关系。把追求事物的外表作为首要目的或主要内容,只会制造麻烦。[3](雅各布斯,2006:14)然而,时下的规划大师们却忘记了雅各布斯的忠告,北京的街头正在上演一幕幕这样的悲剧。为了迎合机动车运输,街道拓宽取值,以牺牲行人的利益换取交通的通畅;为了便于控制和管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拆毁古城墙,摧毁四合院和胡同,严重的破坏了传统的城市肌理;为了达到整齐和谐视觉效果,居民社区建筑如同标本制作术雷同复制,单调乏味。

  图1北京西四环四季青桥外侧北部海淀招商大厦的商住楼宇

  从四季青桥开始北上一直到海淀区发改委所在的海淀招商大厦。这一段楼宇死气沉沉。楼宇靠里是居民小区的楼房,仅靠居民小区就是写字楼,楼面街道被开辟为停车道,挤满了汽车。紧靠写字楼的是7车道的宽大马路。在海淀招商大楼对面,是一段废弃的铁路被围墙隔离着。除了水泥路面和零散的几个骑自行的人以外,没有任何东西。汽车和建筑物是这里的唯一的主人。这个建筑群就是北京街头对几何秩序和视觉美学的一个真实的写照。第一,建筑群按照直线的齐整排列,道路宽广平直,强调整体美学;第二,缺少街角,铲除一切阻碍直线几何美学的小商铺和摊贩,呈现令人目眩的清晰、简洁。第三,一律方盒子建筑,玻璃幕墙、白瓷砖或大理石贴面外墙,面貌单一,功能单调。

  2.高科技迷恋。技术把整个北京都置于钢筋混泥土之上,遮蔽了我们对大自然的视线,并使我们的生存有赖于最大胆的最不可能的智力规划。以库哈斯的新央视大楼为例,这种对技术的迷恋忽略了人生活的逻辑。新央视大楼试图运用高科技改变单体建筑的单调,将两栋倾斜的大楼作为支柱,在悬空约180米处分别向外横挑数十米实现“空中对接”,形成“侧面S正面0”的奇特造型,但这种搭积木的双塔结构设计极不合理,超长悬挑是一个严重扭转不规则的造型,整体结构倾覆力矩超大导致基础设计难度极大。高楼层与金属表面幕墙造价高,日常的运行成本高,供水、供电、供气、消防和人流的垂直运输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严密的系统化管理。而这种闭式的结构,室内温度靠中央空调系统调节,采光靠人工照明。这种拒绝阳光、新鲜空气,与室外四季变化、昼夜交替相隔离的结构,并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摩天大楼表达了一种炫耀,一种对技术的顶礼膜拜和极端现代主义。求大,求异,标志性建筑表现出对高技术的无限迷恋。这种迷恋还表现出对传统、历史和已旧风格的否定。

  (二)传统文化的失落

  浮躁年代,政绩、商业利益、市民的未来物质想象等共同构建对城市形象和经济繁荣的渴求。乌托邦理性至上主义者,推崇技术至上,试图建设一种强加于人的新秩序。推土机开进了老城区,保护区之外毕业论文ppt,成片的胡同、四合院被夷为平地。旧城原有的以故宫——皇城为中心的平缓开阔城市空间、中轴线的建筑精华地区面临威胁,过高的容积率堵塞了宜人的生活与观赏的空间,带来了城市交通日益窘迫和环境恶化,高楼和高架桥好像是增添了城市的现代文明,但事实上是中国城市文明瑰宝的蜕变,使北京沦为建筑“二手货”市场。[4]突兀的名建筑不断打破北京的城市规划,古风貌渐遭高楼大厦“凌迟”,“历史文化名城”变成“历史文化名块”,古都风貌不再完整,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根基开始动摇。

  1.四合院、胡同的消失。作为老北京的特色,四合院蕴含着中国式的长幼尊卑、礼法人伦是北京城血脉中的灵魂和历史的传承。然而,在这个物质财富的满足已成为新的生活秩序主轴的年代,四合院却在被无情的遗弃。据统计,方圆62.5平方公里的北京古城,占目前北京市1085平方公里规划市区面积的5.76%。在此区域内,四合院传统建筑风貌区和现代混合区的面积,仅占总量的43.7%;已成为道路、现代广场和面积占19.63%.2004年清华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古城内保留较完整的历史风貌空间,包括公园和水面在内,已不足15平方公里。严峻的形势已经证明了北京的历史名城文化保护已经面临极大的挑战。

  2.现代建筑与历史割裂。科学艺术都是对过去的历史和知识的积累。然而,现代北京的街头,“由于忽视地方历史传统及需求,现代建筑在对人性的态度、形式的过分简化和空间的开敞等方面有意背离历史。”(罗杰。特兰西克,2008:60),我们不难发现某些设计大师们正在处心积虑地与过去决裂,每一个项目都试图创造一个印记。北京城的历史底蕴已经被一些混乱的、四不象的建筑涂抹得走了样。老城区的景观不见了,原地立起的高楼不中不洋。

  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镜院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国家大剧院被深埋在水中就像一只井底之蛙。水下通道隔离了城市与群众,新建筑自行其是,与人民纪念堂和民族文化宫在体量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割断了空间层面和历史层面的延续性。历史与环境是建筑的两个方面,所以没有可以孤立的建筑;[5]而且无论多么伟大的建筑设计都无法摆脱其所在的区位的城市肌理的限制。[6]因此,缺乏场所感和历史感的国家大剧院是失败的。“鸟巢”的设计初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菱花隔断和冰花瓷器,但粗大的钢筋铸造出的庞大体量,割裂了这种传统与现代联系的设计理念,这种缺少人性化的,从地面直接通向天空的网状结构想要把置身于底下的人类包络其中,人类感到如此渺小和压抑。盘古大观更是一大败笔,龙的造型模糊不清,建筑顶部机械木讷,玻璃幕墙尽显奢华,“方格子”落入俗套。尽管致力于在现代建筑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值得令人敬佩的,但建筑的造型设计不是中国元素的直接瓶贴和机械化的简单堆砌。[7]

  3.粗暴的旧城拆迁改造。“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中没有哪一个部分像城市一样曾被这样有目的加以控制,以准确的达到我们正达到的状况:政府对城市给于了特殊的财政优惠,但结果却是如此程度的粗俗和单一”[8](雅克布斯:2006:5)被规划者的魔法点中的人们被随意推来搡去,被剥夺权利,甚至被迫迁离家园,仿佛是征服者底下的臣民(雅各布,2006)。一家家小商铺被无情的拆掉,一个个完整的社区被残酷的分割开来。与那些少得可怜的补偿相比,人们收获更多的是怀疑、怨恨和绝望。当我们看到那些耀眼的“钉子户”时还会觉得奇怪吗?那插在屋顶的红旗又是多么的孤独和悲哀。这一切我们又怎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被割裂的北京城贫乏而空洞,就像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说:“在新城和现代城市中……传统上体现城市人居环境的品质被破坏和被永远抛弃……其结果是城市中的节点(nodes)、路径(paths)和片区(districts)丧失了特征,城市的整体形象也荡然无存。伴随着传统城市结构的丧失,城市景观失去了作为整体延伸的作用,只是人工要素复杂系统中的剩余部分而已。[9]”

  (三)理性僭越:多样性、活力和人性化缺失

  城市的本质在于多样性,城市的活力来源于多样性,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催生和协调多种功用来满足不同人的多样而复杂的需求。正是那些远离城市真实生活的正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乌托邦的城市模式和机械的、单一功能导向的城市改造工程,毁掉了城市的多样性,扼杀了城市活力。

  1.环状道路阻断路网系统。北京市城区的路网结构以矩形环状为主,道路多以此为依托,与经纬线平行网状分布。先后依托城市扩展,建设了二、三、四、五和六环路。这些道路被定义为城市的第一等级道路,无论是宽幅,还是隔离措施,都是往极致处做。所经过之处,行人、附近道路、建筑一律为其让道。这是一种道路的特权和等级化,所到之处生硬地斩断原有自发演化出来的细密毛细血管似的道路系统。这种人为强加的秩序界定了城市的边界,环里环外形成了不同的等级。环线还压缩了非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空间,使周边社区对道路的分享程度大为降低。环路结构封闭,出入口少,容易形成让交通动脉流动不畅的“死结”。

  图2.北京环状特征道路系统和上海网状特征道路系统对比

  以丰台南路来具体分析,原本是北京西南部一条完整的区域性重要通道,四环修通后,生硬地将丰台南路从中截断,紧靠四环的北部一段,已经废弃,仅樊羊路与之交叉点往西尚没有“去功能”。截断丰台南路的后果是,在当地几公里之内,凡是往南越过四环的交通流,必须绕道东边马家楼桥,或西边花乡桥,两座桥之间,无意中形成城市死寂地带免费论文网。由于死寂地带无法形成交通流。大量的交通流量,无论越过四环向南,还是越过四环向北,还是试图上四环东行或西行,都必须绕道,形成东部京开路和西部樊羊路的越来越密集的流量。

  城市规划

  图3南四环花乡-马家楼桥间被阻断的交通

  2.城市隔离栏剪除地方性知识。正如罗杰。特兰西克说,现代主义运动和当今规划的趋势最具破坏性的方面在于,设计师过分的夸大自己的角色和对人性需求过于简单的臆断。[10]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由于人们手中掌握的地方知识(局部知识)被人忽略才会导致城市的活力不足,人性缺失。北京到处可见隔离栏的建设,正是设计师理性僭越的结果。隔离栏设立的初衷是保障双向道路的通行不受横穿行人和车辆的影响。无疑,通过隔离栏的建设,的确能够起到这个作用。然而,这种隔离栏的滥用在北京达到了疯狂的状态。举例说,以北京大学东门前面的成府路为例,这条道路是东西双向四车道。北边是清华大学、语言大学、科技园区,南边是北京大学、中科院、北京科技大学,这个区域的商业和生活气息原本很浓,不需要南北隔离;第二,这条道路的车辆流量不是多到要隔离才能缓解。现在的成府路被隔离,极大不利于南北两侧的人流和物流流动。当然,不能静态地分析一条道路的情况。有人肯定会说,成府路本来已经超流量利用了,一旦撤除隔离栏,肯定交通瘫痪。其实不然,如果把成府路四周的道路毛细血管联通好,撤出隔离栏交通将更畅通。第二例,北京南站。北京南站的南广场,地铁出口出来以后,可以看见南广场公交枢纽被隔离。隔离地区的宽幅大致就是六个车道。这种隔离既不利于旅客搜寻自己需要的公交车,一旦走错地铁出口,得绕道很远。其实隔离只是逼迫人流改道而已,它并不旨在疏导人流车流。第三例,北京奥运大厦西边南北道路被人为封锁,装上隔离栏。可以看见,北京奥运大厦的西边,原有一条南北向较窄的道路,两边整齐的林木仍然清晰可见。但是,一道隔离栏阻断了这条南北向道路,使花园桥西边向北的车辆和人流必须东行到立交桥地下再向北行使。好端端一条分流南北向车流的道路被人为封锁了。

  以上三例充分表明,隔离栏隔离栏试图建设快速城市通道的代价是截断原有像毛细血管一样的宽窄不一的道路系统,阻碍了街区的交往,阻碍了原本可能的繁荣,阻碍了街区内市民出行线路的选择可能性,反而造成交通流阻滞,或者把一地区交通流阻滞转移位置。隔离栏背后是一种简单的直观的、单向思维模式,忽略多样性和动态性。隔离者只是静态地想到从某地A到某地B的快捷可达,而没有想到在一个地理区域,分布着无数个点,无数种点点连线通行需求。设计者隔离出来的道路并不能代表那种方向的通行具有头等主要性。隔离栏以隔离者的专断替代了无数城市居民出行线路决策。这是一种独断,一种单一中心秩序取代多中心秩序。这样做的后果其实是删除了大量的局部信息和本地知识,代之以设计者的独断命令。

  3.街道多样性和活力的缺失。街道和人行道是城市的主要公共区域,是城市最总要的器官。多样性的产生在雅各布那里有四个必不可少的条件:(1)地区以及其竟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 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2)大多数的街道必须要短,在街道上要很容易拐弯;(3)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相当比例的老建筑。(4)人流的密度要到达足够高的程度。[11]然而北京城市规划中只注重物质空间和建筑空间,强调美学秩序,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不断拆毁旧的建筑环境,新建单调的公共绿地和大型的商业用地,忽视了真正象征城市本质的多样性,违背了生活的逻辑,忽视城市真正功用和人性化目标。用统一取代了差异,用数量取代了质量,用经济取代了文化。车行干道一再拓宽,步行和自行车空间一再被挤压,使城市的人性空间和活力不断受到侵;一个个活生生的“城中村”是如何被无情地“铲除”消灭,街边针扎着生长出的小摊小贩们,或者是形形色色的特色零售街、艺术家村,被警车和推土机当作有碍市容的垃圾,被周期性地铲除,充满活力的街道生活无不在美化和净化的名义下不分青红皂白地不断受到遏制;一个个居住小区被围困在各自的铁栏围墙内,与城市和街道分的清清楚楚,充满活力的街道生活正在被抛弃,隔阂与冷漠正在城市中滋生。[12]

  四、回归人民生活的视角

  城市是个活的有机体,城市规划本身也是一个富有生命的活的过程,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催生和协调多种功用来满足不同人多样而复杂的需求。要挽救大城市的活力,必须体验真实的城市人的生活,必须理解城市中复杂多样的过程和联系,谨慎而精心地,非粗鲁而简单地城市的改造和建设。

  (一)孵化多样化、有生气活力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第一要旨在于如何实现多种功用的混合、为各种功用提供足够的空间。城市功用的丰富多样性,才使城市有了活力,城市文明才得以延续和繁荣。

  首先,有生气活力城市的关键在于选择多样化,街道用途多样化,建筑形式、年代多样化,允许形形色色的人存在。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必须做到每个地区最大程度地在形式上和数量上刺激和催生各种城市用途,规划者要做的像医生一样给缺乏多样性的地方做出诊断,具体到每一个地方毕业论文ppt,研究到底是哪一个环节上缺乏多样性。然后对症下药的提供缺乏生发多样性的条件。

  其次,城市的经济基础在于交易活动的存在。交易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是城市有活力安全的保障。正如雅各布所说,城市秩序不是由警察来维护的,而是由一个相互关联和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的。[13]这个非正式的网络如何形成?首先,我们要在沿着人行道的边上三三两辆地布置足够数量的商业点或其他公共场所,这些小场所在人行道边上,给人们提供了使用人行到的理由;尤其是在晚上或夜间能开放,比如商店、酒吧、咖啡厅和二十四小时便利店等,它们能够以综合的不同的方式维持街道的安全和活力。第二,一片城市区域中的商业应该频繁分布,应该有不同类型的小企业,小商铺,这样可以使没有公共场所的地方也能拥有很多行人,并让人们可以有理由横穿街道。第三,店主和小企业主本身也是典型的安宁和秩序的坚决支持者。第四,人们上街办事和买食品饮料本身是很吸引人的”[14]。例如,在我曾住的育芳园小区街道它不是很宽,但人行道的两边有很多小餐馆、干洗店、小便利店、水果摊、报刊厅、咖啡厅和酒吧等。路上总有很多买东西、卖东西和看热闹的行人,即使是到了夜间,路灯加上咖啡店和酒吧里总会传出一些欢闹声和人声,让你不再觉得夜行是件恐怖的事。而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国贸那边到处高楼密布,街道很宽,白天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可是,当你下了夜班回家的时,它却变成另一张面孔,零星的小店,三三两两的行人,在路灯的照耀下,倍显孤独和寂寞。这会使你完全忘记了白天的繁华和热闹,而感觉到那是一个让人多么不安全的街道。

  (二)区分艺术与生活,遵循“经验秩序”

  城市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包容了动态的、丰富的生活。城市不会是一件凝固的艺术品。艺术是生活的抽象,与真实总有一定差距,而城市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则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理解和认识到城市的这种 样化、复杂性甚至是矛盾性。那些“大师”、天才”笔下描绘的非凡的城市蓝图、乌托邦式的城市理想,是试图把城市当作终极的完美的艺术品去创造,也许在“天赋神权”或“天赋皇权”的时代这种理想有可能实现,但在今天这种人权、民主的时代。永远只能是也仅仅是一张美丽的蓝图。

  城市规划设计者们要做的不是试图用艺术取代生活,而是回到一种既尊重和突出艺术又尊重和突出生活这样一种思想上来。“秩序”要由所达到的目的决定,而不是由纯美学的表面秩序决定。

  (三)尊重生活的逻辑,注重地方性知识

  城市规划不是简单的项目建设问题,而是关涉到一个城市发展、城市生与死的问题。从行为主体上看城市规划虽是一种政府行为,但其根本的立足点则是公众,因而城市规划的本身应该尊重和体现公众的意愿。公众是城市生活的主体,也是被服务的主体,对一方的服务设施与环境最知情,具有相当的发言权。城市规划不应局限于学院派的专家,而是人人都有发言权。正如斯科特所强调的那样,“如果没有正式项目所忽视的那些实践知识的参与,正式的规划是无法立足的。”[15](斯科特,2004:p8)

  召开听证会,允许公众参与。首先,公众参与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日夜在城市中为生计奔忙的市民,肯定对北京的交通情况有切身感受。民间智慧绝对不容忽视。其次,公众参与能够避免官僚回应性缺失,增强政策的认受性。

  城市规划者,重要的是在城市设计中关注居民的需求,让居民更能从中感受到幸福。这就要求搞城市规划设计的专业人士必须倾听民众的声音,尊重生活的逻辑,注重地方性知识将来自“民间视角”的意愿传递给决策者。

  (4)尊重历史,保护传统文化

  历史不仅仅为设计提供灵感和评判,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 城市是记忆的剧院,怀旧和积累可以作为创新的来源。如何让城市建筑富于地域文化的内涵?要让城市建筑具有个性同时又丰富多彩,城市建筑设计及建设就必须有历史的观念、生态的观念和文化的观念。一个地区的人类活动,有其风俗习惯,有其丰厚的人文历史,更有其建筑的特色,这些都是一个地区的区域文化,只有将这些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建筑之中,城市的建设才会具有个性。

  五、结语

  城市的本质在于多样性,城市的活力来源于多样性,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催生和协调多种功用来满足不同人的多样而复杂的需求。正是那些远离真实生活的城市规划理论、乌托邦的城市模式和机械的、单一功能导向的城市改造工程,毁掉了城市的多样性,扼杀了城市活力。他们否定了历史和传统,没有尊重居民的逻辑,忽略了人民生存的智慧,没有认识到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而这一切又归因于在这种极端现代主义背后的理性的自负。

  在这种背景下,勒。柯布西耶和尼迈耶的那种时代似乎已经悄然退去,在我们今天的城市生活中,那种极端现代主义国家视角应该退去回归到一种人民和生活的视角,从大跨度和悬挑技术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建设一个动态的、多样性的富有人情味的城市。如何克服这种理性的狂妄,把权力还原给人民;如何克服迷信主流城规师和城市规划理论,打破这种傲慢的、害人的与城市社会生活相违背的伪科学,还给人民安全、生动有活力的城市,这是每一个市民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本文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资助。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城市规划》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城市规划》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